让搪瓷文化与搪瓷工艺在搪瓷诞辰百年之际得以发扬与传承主营搪瓷工艺品欣赏精品珐琅艺术搪瓷文化传播搪瓷艺术欣赏搪瓷精品收藏

021-63570799
新浪微博

学术文章 中国搪瓷>> 学术文章

历史的产物——搪瓷工艺品

发布日期 : 2011-10-08     作者 : 互联网     来源 : 互联网
摘要 : 回顾中国搪瓷工艺百年来的发展史,全人感叹不已,珐琅搪瓷始入我国时,一般都是简易土窑上马,鉄坯依靠人工拷胚,焊接而成,品种花色较单调,以面盆,杯子之类为主,生产水平很低。

回顾中国搪瓷工艺百年来的发展史,全人感叹不已,珐琅搪瓷始入我国时,一般都是简易土窑上马,鉄坯依靠人工拷胚,焊接而成,品种花色较单调,以面盆,杯子之类为主,生产水平很低。解放后随着经济恢复,上海才有几家规模初具的生产单位,但工艺设施还是相当落后的。自一九五八年开始,由上海迁至各省市的搪瓷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全国各地搪瓷厂家,如雨后春笋兴旺起来,据说有近百家之多,由于搪瓷工艺品算得上是轻工行业中的一枝奇葩,在创收外汇,积累资金,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我们的产品曾远销亚、非、拉、欧美等国家与地区,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为它是一种环保而卫生的器皿,不含铅、不含镉、防腐蚀、耐酸、耐碱、外观美丽而且实用,它不仅是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日用必需品, 且用途之广,隧道里的墙面、列车上起点至终点的指示、马路的路牌、住宅的门牌、等等……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搪瓷行业在工艺、设备和设施上也进行了逐步更新,炉窑由土窑改成了自动窑,制坯由机械化改成了半自动化,花样更是不断创新,尤其是五八年三月,为了贯彻党的文艺要面向工农兵的方针,大批画家下厂体验生活,当时有杭州“唐伯虎”之称唐云大师,以及程十发大师,叶露渊等名家进入久新搪瓷厂,他们边劳动边设计各种花样,正是这个时期有大批优秀的画稿投入到搪瓷产品中去,是搪瓷工艺注入了艺术的生命,很多产品得到了升华。记得八十年代很多人家的姑娘,都奢望能买到一套描金的“万紫千红”、“鸳鸯戏水”等花样的面盆和痰盂,并引以为荣。当时比较杰出的花样众多:锦绣山河、美丽田园、骏马奔腾、八仙过海、天女散花、桂林山水等等,其中部分已属于艺术珍品。

在2011年的10月,深圳卫视的年代秀节目上,有上海收藏家谢党伟先生收藏的搪瓷工艺品,电视展播后,赢得从多观众的赞赏与好评。又把人们带回到了哪个年代,进入了甜蜜而又美好的回忆之中……搪瓷的百年历史,记载了搪瓷的发展历程,是时代的进步、是文化的提升、是名族的骄傲。说到此,我由衷的感到:前久新搪瓷厂年轻的厂长谢党伟先生,他对搪瓷的钟爱令人敬佩,他不惜花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投资并搜集了2600余件的搪瓷工艺品珍藏至今,是多么的不易呀,这应该说是一个壮举,在全国实属罕见。从艺术角度来衡量,搪瓷工艺虽没有青铜与陶瓷时代的久远历史价值,然而搪瓷工艺设计精巧与画面的美观,是其他工艺品无法相比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时代的见证,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当之无愧的理应属于国家的瑰宝之一,让历史永远记住这光辉的一页

如果让数以千记的搪瓷工艺品面向社会,面向全球,进行一次盛大展出的话,这将是一次时代公认的展会,使人们享受到了一次难得的艺术之美。期盼明年的庆祝搪瓷百年的诞辰,真是指日可待!